当前位置: 首页
藏菜

时间:2020-11-13 14:03:05

摘 要:

藏餐是西藏菜的统称,是中国藏族少数民族日常食用的菜肴,除了糌粑、面粉等主食以外,可以简单藏菜——久玛地分为“红食”与“白食”两类。“红”是指肉,“白”指奶。夏天以“白食”为主,冬天以“红食”为主。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、平和,它的很多菜式,调味料只是盐和葱蒜,不放任何辛辣调料,在烹饪中将菜的原味体现了出来。 藏菜用料广泛,独具特色。原料以牛、羊、猪、鸡等肉食,以及土豆、萝卜类等蔬菜。饮食以米、面、青稞

本文来源:中国旅游网

QQ截图20201113143439.png

藏餐是西藏菜的统称,是中国藏族少数民族日常食用的菜肴,除了糌粑、面粉等主食以外,可以简单藏菜——久玛地分为“红食”与“白食”两类。“红”是指肉,“白”指奶。夏天以“白食”为主,冬天以“红食”为主。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、平和,它的很多菜式,调味料只是盐和葱蒜,不放任何辛辣调料,在烹饪中将菜的原味体现了出来。 藏菜用料广泛,独具特色。原料以牛、羊、猪、鸡等肉食,以及土豆、萝卜类等蔬菜。饮食以米、面、青稞为主。喜欢重油、厚味和香、酥、甜、脆的食品,调料多辣、酸,重用香料,常用烤、炸、煎、煮等法。

藏菜简介

众所周知,藏餐的做法不是很精致,但要讲究起来也不示弱,比如:牛肉**要高原生长的牦牛肉;牛肉在制作之前要经过腌制;羊要纯粹吃草长大的绵羊,饲料喂养的肉质不如在高原上放养的;炖菜**要用牛骨髓熬制的高汤;鸡肉要用吃草籽长大的柴鸡……等等。

藏菜特色

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人文环境,衍生出来的藏菜与其他民族的菜系风格迥异,形成了如下特色:

1.藏菜受祖**地及印度、尼泊尔影响大,带有浓郁的汉、印、尼式风格。不少菜直接从汉族地区引进,并在名称上留下了标志,如“甲火”(汉式火锅)、“甲吐”(藏式火锅)等,甚至西藏最盛大的宴席被称为“甲索留九杰”(汉餐十八样),不少菜的名称直接从汉语音译成藏语,如“苏入”即“酥肉”的译音。

2.传统藏菜烹任方法以煮、炸为主,辅以**的拌、蒸食品和生吃食品,较少有炒菜,这主要是由于西藏海拔高,菜不易炒熟。传统藏菜原料以西藏本地的青稞、牛羊肉及内脏、酥油、奶渣等为主,时令蔬菜难以跻身藏菜菜谱。但近年来,随着蔬菜种植和食用在高原的推广,蔬菜也开始出现在藏族餐桌上,炒制食品也越来越多。

3.不同地区的饮食存在**差别。西藏农区和牧区饮食差异较大,饮食习俗也不太一样。牧区以肉食为主食,只吃少量糌粑,但农区恰恰相反;藏北牧民不爱在菜里放咖喱粉,而边境各族几乎食必放咖喱;又如各地都喜欢的曲瑞(麦片粥),而其吃法却不一样,门巴人喜欢加奥奶渣。

4.藏菜文化的**水平主要集中在拉萨和日喀则,是藏菜的中心。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,西藏传统藏菜大厨师主要集中在拉萨、日喀则的大贵族、官僚的庄园、官署以及两大活佛(达赖、班禅)的行宫里。西藏其他不少地方的藏菜尽管也**特色,但就藏菜品种的齐全、制作工艺、烹饪技术的精湛而言,远远无法与这两地相比,特别是拉萨的藏菜,已成为藏菜文化的代表。

藏菜举例

**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藏餐如:灌肠、青稞酒、酥油茶、牛羊手抓肉、凉拌牦牛舌、糌粑,以及甜茶、烤肠、风干肉、夏普青(肉浆)等等。

青稞酒

吃藏菜,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酒,而说到酒,人们自然会想到青稞酒。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,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喝,青稞酒也是喜庆过节必备的饮料。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,先将青稞洗净煮熟,待温度稍降,便加上酒曲,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,让其发酵,等到二、三天之后,加入清水盖上盖子,再隔一、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。青稞酒色泽澄黄,味道酸甜,酒精成分很低,类似啤酒。在喝青稞酒时,也是特别有讲究的,所谓“三口一杯”,即先喝一口,倒满,再喝一口,再斟满,喝上第三口,斟满干一杯。一般酒宴上,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,而在盛大宴会上,有专门的敬酒女郎,她们穿着华丽的服饰,用最迷人声音唱出好听的祝酒歌,轮番劝饮,直到客人醉倒为止。

久玛 

即“血肠”。将刚宰杀的牛、羊的血加入糌粑和盐、野葱等佐料,搅拌均匀后再灌入洗干净的牛、羊肠子里,放进锅里用水煮熟即可食用。

索康必喜

索康必喜原来是达赖、班禅的饮食。放少量酥油在面粉中,将碎肉包在面里,然后放到酥油中炸熟即可食用。

折当果折

将面粉调拌擀好,切成条,放入菜油中炸。炸熟后再放进事先熬化的红糖里搅拌,捞出沥干装到食品盒里食用。

隆果卡查 将羊头煮熟,剔骨取肉,加咖喱、茴香、味精、盐等调料拌匀即成。

卓学

将人参果煮熟后拌酸奶吃。

哲学 将米饭煮好后拌酸奶吃。

学果馍馍

“学果”即土豆。把土豆煮熟去皮,与面粉混合在一起,将拌好调料炒熟的碎肉如包“元宵”一样包起来,再放在面包屑里滚一下,然后放进酥油里炸。帕杂莫古

将面粉加温水捏成小圆面疙瘩,放进沸水锅里煮熟捞出沥干,然后放进另一加热的酥油锅内,同时加适量的红糖和碎奶渣,慢慢搅拌均匀即成。这道食品颜色微红,味酸甜,是藏族节假日必备食品。

桑康帕里

在面粉中加一些酥油揉合,擀成皮子后切成块状,放入酥油里炸。后来一些厨师改用菜油。

甲不热 

将没有炒过的青稞晒干,再用石磨磨得细细的,掺入提炼酥油、奶渣后剩下的酸水,搅拌均匀,揉合成饼状,用火烤一会儿,再在上面放上白糖、酥油,继续烤熟即可。

蒸牛舌

西藏菜。藏语音杰郎最。多见于拉萨等地。以牛舌肉为主料,经煮蒸而成。特点是入口软嫩,味道鲜美而带椒香。

爆焖羊羔肉

藏族菜。主要流行于青海省农业区的藏族群众中。以鲜羊羔肉为原料爆炒而成。特点是柔嫩爽口,酥辣鲜香。

吹肝 藏族菜。主要流行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一带。在云南的白族、汉族中也有食用。以猪肝为主料制成。特点是味道香鲜,开胃爽口。

本文编辑整理(tlcm)
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
【推荐文章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