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
从军旅诗词中汲取强军力量

时间:2020-11-13 14:43:25

摘 要:

翻看中国诗歌史,军旅诗词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散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。那些折射着军人对战争和人生体验与思考的壮丽诗篇,无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、精神的鼓舞和人格的提升。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学艺术资源,历代军旅诗词对于激励当代军人弘扬爱国情怀,培育尚武精神,锤炼战斗意志,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本文来源:中国旅游网

“军旅之事,以气为主。”“气”之于军人,最核心的就是爱国情怀。始终胸怀祖国,军人就有了英勇顽强、无坚不摧的内在基础。所以,弘扬军人的爱国情怀是塑造军魂意识的永恒课题,而那些蕴含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军旅诗词,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教材。无论是岳飞为国效命的“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”,还是陆游报国忧民的“以身报国有万死,双鬓向人无再青”,或者文天祥忠贞不贰的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无不传达出诗人或者作为描写对象的军人精忠报国的崇高追求。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说:“感情越是高尚,思想越是崇高、清晰、广阔,人物越是杰出有代表性,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就越大。”当我们穿越千年时空,走进历代军人的精神世界,就会收获一种心灵的震撼,油然生出保家卫国的神圣情感。

军人尚武精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。恩格斯曾说:“枪自己是不会动的,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。”历代军旅诗词中所展现的尚武精神,可以为这句话作**的注脚。“狡捷过猴猿,勇剽若豹螭”,塑造了少年侠士勇猛善战的形象;“背手抽金镞,翻身控角弓”,将射手百步穿杨的绝技展现得淋漓尽致。陈毅元帅在《赣南游击词》中,更以“勤学习,落伍实堪悲。此日准备好身手,他年战场获锦归。前进心不灰”的诗句,激励官兵平时精武强能,战场上才能战无不胜。

孔说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其志也。”这个“志”,便是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。“晓战随金鼓,宵眠抱玉鞍”,无论战事有多频繁,将士们总是前赴后继、浴血奋战,连睡觉也不敢有丝毫懈怠。“相看白刃血纷纷,死节从来岂顾勋”,无论战争有多残酷,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,全然置自身安危于不顾。“卷旗夜劫单于帐,乱斫胡兵缺宝刀”,无论敌军有多强悍,将士们都有果敢杀敌的英勇壮举。“四边伐鼓雪海涌,三军大呼阴山动”,强大的求胜意志,尽显披坚执锐的威力。重温这些让人热血沸腾、铿锵激越的雄壮诗篇,能够有效激发不畏强敌的高昂士气,培养用我必胜的军人血气,锤炼不怕牺牲的顽强意志,锻造决战决胜的英勇精神。

历史的背影已经远去,精神的光辉依旧照耀。肩负着强国强军梦的当代军人,需要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深处汲取营养,特别是在弘扬中华传统武德中传承爱国情怀,培育尚武精神,激发战斗意志。

本文编辑整理(tlcm)
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
【推荐文章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