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时间:2020-11-16 14:36:43
摘 要:
“绒花,绒花,一路芬芳满山崖。”循着悠扬动听的歌声,来到了德西美朵的练声房,她正在教学生练歌。
【天路文化摘】“绒花,绒花,一路芬芳满山崖。”循着悠扬动听的歌声,来到了德西美朵的练声房,她正在教学生练歌。她说:“喜欢韩红版的《绒花》,不但歌声优美,而且加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,这才是真正打动人的地方。”
德西美朵,国家**演员、民歌歌手,曾获得“中国民族唱法十大女高音歌唱家”等殊荣。在拉萨和成都,多次成功举办个人音乐演唱会,其中《天上的西藏》《这里是祖国的高原》还获得了国家文化部“五个一”工程大奖,并被编入了《**十大金曲集》中。
虽然出生于四川巴塘,但她一直热爱、挂念着另一个家——西藏。1989年,她谢绝了四川省有关单位的一再挽留,毅然回到了西藏,回到了曾经追梦、奋斗生活的雪域高原,决心为西藏的父老乡亲们放声歌唱。
【川藏旅游在线摘】她说,为将所学充分发挥出来,多年来,在唱法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。即把西藏民族风格唱法同西方美声唱法融为一体,同时注重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势,追求内在的表现力度。
德西美朵说,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,传统文化氛围浓厚,丰富的民歌精粹,让她对尝试藏民族的演唱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“要当好一名地道的民族歌唱演员,就要将自己**融入到西藏民族音乐这片土壤中,要学习、了解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底蕴,让高原的环境、风土人情、地域文化熏陶自己,让自己的歌声更具有浓郁的"酥油味""糌粑味"。”为此,无论是城市演出,还是下乡演出,德西美朵都主动向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和请教,与民间歌手交朋友,切磋技艺,并吸收一些民间的表演艺术形式和技巧。凭着对民族艺术的热爱,德西美朵练就了属于自己的歌唱风格:音区饱满、感情充沛、色彩明亮。“无论唱什么歌,我都要唱出自己,用歌声传达心声。”
【中国川藏旅游网摘】德西美朵说,在演绎西藏民歌时,往往要进行“二次创作”。比如《美丽的格桑花》,她在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,加入了美声唱法。她说,这样可以增加歌曲的穿透力和艺术性,让歌声更加圆润、厚实。更重要的是,要用歌声把家乡的根留住。“无论唱哪首歌,必须得走心,因为走心的歌才能真正打动听众。”
采访中,德西美朵唱起了《天路》的一个片段: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,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。“你听"传遍"的"遍"字,那个长音**要唱到位,要带着对西藏无比热爱的感情去唱,听到《天路》的人也会深受感动。因为歌唱者要将自己内心的感情传达给听众,要把西藏美好的东西带给更多向往西藏、向往天路的人。”德西美朵深情介绍说。
(川藏旅游在线编辑)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