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
川藏公路:中国筑路史上五大奇迹

时间:2021-02-23 15:24:06

摘 要:

中国邮政在《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六十五周年》纪念票册发行时,有位公路专家感慨地说:修筑川藏路军民创造中国筑路史上的**、最险、最长、工程量**、修建速度最快”的“五大奇迹”。

中国邮政在《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六十五周年》纪念票册发行时,有位公路专家感慨地说:修筑川藏路军民创造中国筑路史上的**、最险、最长、工程量**、修建速度最快”的“五大奇迹”。

川藏公路.png四川省天路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

川藏路修路,是从徒手敲石头开始的。10多万军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,要克服高原反应,粮食短缺,用铁锤、钢钎、铁锹和镐头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劈开悬崖峭壁,降服险川大河。在4年多的时间里,川藏公路穿越整个横断山脉的二郎山、折多山、雀儿山、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;横跨岷江、大渡河、金沙江、怒江、拉萨河等众多江河;横穿龙门山、青尼洞、澜沧江、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。


川藏路修路,是从徒手敲石头开始的。10多万军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,要克服高原反应,粮食短缺,用铁锤、钢钎、铁锹和镐头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劈开悬崖峭壁,降服险川大河。在4年多的时间里,川藏公路穿越整个横断山脉的二郎山、折多山、雀儿山、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;横跨岷江、大渡河、金沙江、怒江、拉萨河等众多江河;横穿龙门山、青尼洞、澜沧江、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。


当时的标准现在看来并不高:三层路面,一层石灰,一层黏土,一层石子,轧平后形成公路。由于机械少的可怜,仅有的机械在许多高原复杂地形施展不开手脚,**只能靠人工。


筑路官兵经常在终年积雪、空气稀薄的高山上施工。白天,他们在大雪纷飞的野外工作,寒气袭人。山上寒风凛冽,战士们的手上常常裂开一道道血口,劳动时,裂口因震动出血,伤口愈合了又裂开,真是疼痛难忍!冬天气温常在摄氏零下二、三十度;山上冻土的深度1.3~1.55米,挖冻土比开石方还难。在这种情况下,战士和工人们时常不分昼夜地用大火把冻土烤化,再一点一点挖掉;一连好几个冬天,他们都是这样在高山上施工。


史资料显示,修筑川藏公路,共投资2亿多元,历时4年多时间,建筑工程共作业土方、石方约2900万立方米,其中石方就有530多万立方米;铺筑路面377万平方米;架设桥梁430座,总长度6000多米;修筑涵洞3781道;护墙8万立方米。修建这条公路工程的巨大和艰险,是中国公路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。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
【推荐文章】
  • 川藏公路:中国筑路史上五大奇迹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茶马古道的滇藏路线,从哪里开始?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【藏地文化】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唐卡

    了解更多